登高高!
基隆是台北的鄰居,很久以前我的一位姨婆也住那邊,但是後來他們搬回去去住台中了,所以跟這個地方就變得更加不熟了~
這天會再來基隆市因為聽說火車站已經進入了一個"轉型期",而且新的站也已經於今年6月底左右開始營運。
據說這是全台第一座半地下化的車站,未來除了成為基隆交通新地標外,也將會成為基隆民眾休憩的新空間。而且因為鄰近基隆港,在新的車站是可以眺望基隆港灣,好浪漫!
未來南北站均會設有露天咖啡座,讓南來北往的旅客可以舒舒服服的等火車或是等人。
原本的舊車站目前計畫未來要做為文創空間,用來展示藝文作品。希望可以跟台中或是高雄等地一樣,有更多的地方可以讓創意跟軟實力好好發揮。
車站到了基隆後先選擇從北出站,因為這裡有一個值得停留的裝置藝術 "燦流"。
聽說是仿造魚網編織而成的公共藝術,當陽光灑落,據說隱隱約約會感覺到有東西在流動呢! 這天天氣剛好很好,當陽光從窗戶灑進來,把它襯托得更清澈漂亮了。
除了北站,算是主要的南站當然也不可錯過。聽說特別以"雞籠" 作為設計概念。雖然目前因為連通到南站的便道週邊有用鐵板圍起來,所以只能透過縫隙看到面貌,等這些板子拆掉後我想會給人耳目一新的空間感喔!
逛完了車站,後來去附近的文化中心、故事館、中正公園跟忠烈祠走走,還看到胡適先生種的波羅蜜樹。剛好現在是農曆七月,所以位在更上方的主普壇有為了中元節普渡架設了華麗的牌樓跟裝飾。一樓更設有中元節祭文物館,展出與中元節相關的文物。挑這個 timing 剛好造訪,並不是刻意的,也因此覺得真是一個有趣的巧合。
這次沒有再往前走到大佛禪寺,從主普壇前的廣場眺望基隆港的港灣景色後就準備下山,接下來要到廟口填填五臟廟囉! 期待!
這次有吃到招牌泡泡冰跟一攤被推薦的豬腳/魯肉飯的攤位。那間生意超好的,邊吃後面就有人在等位子了,老闆的手也很忙,一直切肉沒有停過。
畢竟來到基隆市海港,當然也要嚐點新鮮的海鮮囉! 特別鎖定一家有賣超大烤蛤蜊的店 (店的名字還剛好叫松山,OMG)。在等餐上的時候我眼睛到處瞄瞄,剛好就被我發現牆上的一個報導,廚神 安東尼.波登 也曾經是座上賓耶~ 頓時信心有被加持的感覺。後來真的開吃後明顯覺得跟在台北吃海鮮時的味道不一樣,鮮味特別的濃,有在海港邊的臨場感,很有趣呢。
現在搭火車可以用悠遊卡,覺得跟搭捷運沒有兩樣,說不定哪天再多排時間到基隆來做更深度一點的小旅行,再次好好認識這位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