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達也可以在這邊放小人嗎?)
週日早上6:30am 起床準備,7:30am下樓吃早餐(因為是現做,需要等了一下),然後趕路去搭客運。這時好笑的事情發生了....
去太平山的車票是提前在台北買的,可能是當時忘記我們在宜蘭的第二天才上山,所以誤買了週六的票,好險現場還有位子,不然真的就GG了。
後來也才知道車子在羅東也會停車載客,就當作是幫未來作功課囉。但是現在開始對買票都會有陰影了....*哭*
車子開了很久,還經過了綠油油的青蔥故鄉-三星鄉(沿路看到很多賣蔥油餅的看板) ,最後終於到了太平山森林公園的入口。這時司機大哥要大家下車買票再回車上,因為從這裡在上山其實還要好久 & 好彎的一道路呢。好險我事前有吃暈車藥,因為一路上有一個伯伯身體不舒服,有類似經驗的我很能體會他的"辛苦"。
隨著車越爬越高,最後我們終於到了靠近太平山莊的停車場。這邊其實離我們要去的"見晴古道"還有一段距離(要往下走),雖然是近中午的時間,但是因為這區海拔高,即使是在太陽下走起路其實來蠻舒服的。溫度是剛剛好的27度耶~ 怪不得回到台北的第一天上班日我被太陽曬得七葷八素的。
太平山上其實有幾條不同的步道,像我們這次爬的見晴,還有跟旁邊導遊詢問知道的鐵杉林步道。見晴應該算"低幼"級的,因為沿路看到很多小小孩跟爸爸媽媽一起爬,畫面很可愛。
見晴是沿著以前運木材的鐵路建的,沿著鐵軌走會看到以前的鐵路木橋,因為很久沒有使用了,上面會長滿蕨類跟青苔等植物。透過樹葉灑下來的陽光,畫面真的很漂亮。
這個古道還有一個特色,就是有很多種的"橋",有木橋,也有鐵橋,最特別的應該就是用大綑的麻繩建起來的"吊橋"。雖然橋的本身很穩固,但是因為繩子的特性還是會晃動喔。喜歡刺激的人走在上面會愛到不得了,有懼高症/吊橋恐懼症的人可能頭皮會有點酥麻吧,哈哈~
來回見晴時間抓個1小時,跟以往走過的步道比,滿輕鬆的。要回到山莊我們有順便搭上它們來回停車場的小巴,節省了一些時間/腳力。
之後我們就在太平山莊休息一下(有人順便補充個肉粽跟魚丸湯)。因為離下山還有時間,想說既然都來了,不妨去山莊後面的森林步道看看。
殊不知這時山頂出現了一朵烏雲,好像也開始滴雨,好險我們只在森林步道口再上面一點點就開始回頭了,不然後果會很XXX。
即便從那裏要回到山莊避雨,已經有點辛苦了,沿路的台階已經有小瀑布往下流了.... 所以包包濕、褲子溼、鞋子濕、頭髮變瘋婆子。
見這個雨應該短期停不了 (還聽到打雷喔),但是我們 15:15pm 要回到停車場 (下山客運就這一台,沒了就要叫警察或55688了),只好硬著頭皮走出去了 *心臟怦怦怦*。
用傘頂著強風努力地往前走(路上有積水,上下坡還有小河流),邊祈禱著"7-11的折雨傘你務必要撐住,因為你GG我也GG了"。老實說,有幾秒真的有點想哭....
好不容易撐到車子停的地方了,才鬆了一口氣。不過真的全身濕的很"徹底",連相機螢幕都起霧了。
車子再度繞著山路往下行駛,也覺得窗外的天越來越亮,似乎真的只有山上有下雨,山下完全是乾的! 想到這個變成"山友"之間的"秘密"了,真的覺得又詭異又爆笑。
最後順利回到宜蘭,先回去行口拿行李 (男人換衣服),再決定要去哪裡吃晚餐 (或是直接殺回台北)。因為身上還沒完全乾,會超級不想進去室內吹以往很依賴的冷氣*會發抖*,趁夏天晚下班的太陽,能在外頭多點時間就可以多曬一點。
最後真的就直接搭客運回台北了,沿路有點小塞但是還算順暢。順利完成這個戲劇化的太平山之旅,對我來說,原本計畫單純的旅行,因為這些意外的"插曲"也變得格外難忘~~